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的全身性代谢紊乱性疾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和乏力。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临床上把糖尿病分为4型,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5%左右,由遗传和不良生活习惯相互作用引起,是慢性病预防和健康管理的重点之一。糖尿病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长期存在高血糖会造成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等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对糖尿病进行风险评估是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病情的一种有效方法,糖尿病的风险评估主要针对的是影响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主要风险因子的评估,通过对风险因子的评估分析,来判断糖尿病的风险等级和制定相应的建议措施。
一、 糖尿病相关常识
1、与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更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和组织梗死,且进展迅速。
2、肥胖与心血管疾病间的联系不仅取决于总体脂量,且与脂肪组织的分布异常有密切关系,腹部脂肪聚积对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3、糖尿病患者血压水平高于130/80mmHg。
二、建议
饮食:
(1)用部分粗杂粮来代替白米白面,有利于减小血糖波动幅度。爱吃甜食的也应该选择天然甜食,如每次50~100克苹果、梨、无糖酸奶或牛奶,和三餐错开2小时食用。
(2)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于糖尿病预防尤为重要。简单、均衡的早餐(鸡蛋、坚果、新鲜水果、全麦面包)可带来良好血糖和体中获益。
(3)定时食用少量食物可以预防血糖水平的聚升和聚降。大多数人每3-5小时需要进食一次,以最大限度地控制血糖水平。
运动:
(1)运动持续时间为30~60分钟,包括运动前做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后做回复的时间。注意在达到应有的运动强度后应坚持20~30分钟,这样才能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运动能够增加热量消耗,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餐后血糖值升高。所以,每天要保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方式根据个人爱好,可以选择慢跑、快步走、游泳、爬山等。
(3)单次运动和规律的体力活动,可以改善成年人的肌肉重量、身体成分、力量、身体活动能力、脑健康、血压、胰岛素敏感性、血脂谱和心血管健康。
生活方式:
(1)保持理想体重、适当运动、改变饮食结构以减少热量摄入、戒烟和不过量饮酒等,不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也能改善糖耐量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2)工作负荷和压力过大的人,发现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很多。因此,要保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生活规律,不要熬夜,避免过劳,这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3)饮食控制与适量运动是糖尿病综合管理的基石,良好生活方式和自我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保持良好血糖水平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
(1)糖尿病患者无论轻重、无论何时、何地发生低血糖,都会导致患者判断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下降,特别是在驾驶时如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另外,慢性并发症的出现如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等影响感觉和视力的障碍。因此,为了安全起见,糖尿病患者不宜选择驾驶员的职业。
(2)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可由于自主神经病变而发生猝死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剧烈运动后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此外,这些患者在体温调节方面也存在障碍,故应建议他们避免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运动,并注意多饮水。
(3)糖尿病足患者在不妨碍糖尿病足预防和治疗的同时,采取力所能及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以健侧肢体活动为主,患侧肢体不要承重吃力,以座位或床上运动为主,不宜站立时间过长。